新闻资讯
CQC循环经济认证对建筑行业碳排放温室气体路径
时间:2025-09-10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各行业正加速探索绿色转型之路,而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模式,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推出的循环经济认证体系,凭借其科学的评价标准、系统的实施路径和权威的公信力

    建筑行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碳排放总量及占比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关键地位。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24年发布的《全球建筑行业碳排放报告》,2023年全球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到1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碳排放的32%。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比58%,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占比42%,凸显了建筑行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性。

    CQC循环经济认证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构建了覆盖“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回收处置”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其认证标准不仅关注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如单位产值能耗、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更聚焦碳减排的实际成效(如再生原料替代率对碳排放的削减量、废弃物资源化过程的碳节约量),通过量化指标与过程管控,确保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碳减排成果。

    建筑行业的碳排放涵盖“建材生产”与“施工建造”两大环节,其中水泥、混凝土等传统建材的生产是主要碳源。CQC循环经济认证针对该行业,一方面鼓励企业使用再生骨料(如建筑垃圾破碎后的骨料)替代天然砂石生产混凝土,另一方面要求施工环节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建材回收利用率:某建筑集团通过认证后,在住宅项目中采用3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同时对施工废料进行分类回收,项目整体碳排放降低约12%;某建材企业则利用工业固废(如粉煤灰、矿渣)生产低碳水泥,每吨水泥碳排放较传统工艺减少25%,年减排量达15万吨。

    CQC认证通过建立清晰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如基于ISO14064的量化模型),帮助企业精准识别产业链中的“高碳环节”,并量化循环经济措施带来的减排量。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认证过程中的碳足迹分析,发现原材料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占比达18%,随后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新能源物流车,该环节碳排放降低25%,这一成果也为企业后续参与碳市场交易、申请绿色信贷提供了数据支撑。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在碳减排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CQC循环经济认证也需进一步升级完善,更好地赋能适用行业:一方面,可结合行业最新技术趋势(如数字化碳管理、生物基材料应用),优化认证标准,增加“数字孪生赋能循环管理”“碳足迹溯源”等新兴指标;另一方面,可加强与国际循环经济认证体系的互认,帮助国内企业对接国际低碳市场,提升绿色竞争力。

更多新闻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创盛验厂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591768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