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塑料制品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攀升,若不加以有效管控,到2050年,塑料的碳排放量预计将飙升至65亿吨,占全球碳预算的15%。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推出的循环经济认证,为塑料制品行业的可持续碳减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向。
CQC循环经济认证围绕塑料制品构建起一套严苛且全面的标准体系。在原材料环节,高度重视可再生、可回收材料的运用。例如,要求产品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回收塑料,以此减少对原生化石原料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同时,对回收材料的质量与来源追溯性也有明确规范,确保整个供应链的透明与可靠。在生产工艺方面,着重考察企业是否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像先进的注塑成型技术,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量。
在消费端,CQC循环经济认证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具有可持续认证标识的塑料制品。认证标识成为消费者判断产品环保性能的重要依据,促使消费者主动购买低碳、环保塑料制品,形成绿色消费潮流。这种消费端的选择偏好变化,反过来推动市场导向转变。企业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赢得市场份额,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申请CQC循环经济认证,不断改进产品与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市场上,获得认证的塑料制品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消费者认可度,部分产品甚至能获得溢价空间,激励企业持续投入资源,提升碳减排成效。
CQC循环经济认证在塑料制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认证。同时,进一步完善废旧塑料回收体系,加强回收网点建设,规范回收流程,提高回收塑料质量与供应量。此外,需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大众普及CQC循环经济认证的意义与价值,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引导消费者形成可持续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