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无处不在的。每年生产3亿多吨塑料,但在欧洲只有30%的塑料被回收,而在美国,回收比例仅为9%。
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分解成微塑料、纤维和塑料碎片。出现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从佛罗里达海滩到北极海冰,从农田到城市的空气。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包装塑料行业正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PCR(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认证成为众多企业提升自身环保形象、顺应市场绿色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认证不仅有助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PCR(Post-ConsumerRecycled,消费后回收)再生改性塑料认证,主要针对以消费后回收塑料为原料,经改性加工制成的再生塑料产品,其适用范围覆盖多个依赖塑料材料的行业。
质量控制
再生塑料质量标准
再生塑料的物理性能需满足一定标准,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熔融指数等指标要符合行业通用标准或企业根据产品用途自行设定且经认证机构认可的标准。以生产塑料包装薄膜为例,再生塑料制成的薄膜应具备足够的拉伸强度,以保证在包装过程中不破裂。
化学性能方面,有害物质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重金属(铅、汞、镉等)、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得超过相关环保标准规定的限值,防止对包装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
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入库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到成品出厂检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例如,在原料入库时,对每一批次的再生塑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生产工艺参数精准控制。如塑料造粒机的温度、压力等参数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设定并定期校准,以保证再生塑料颗粒的质量一致性。
制定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未来,环保节能塑料有望在材料性能、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成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