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约4.38亿吨新塑料,相当于超过4330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更令人担忧的是,近80%的塑料废弃物最终被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完全降解。
PCR,即消费后回收塑料,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是对再生塑料的质量、环保性能、回收利用流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估和认可。该认证有着严格的标准,不仅要求回收塑料的来源可追溯,确保其来自合法的消费后废弃物,还对再生塑料的加工工艺、性能指标等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再生改性塑料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与原生塑料相当的性能,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PCR再生改性塑料的生产过程与原生塑料相比,在能源消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原生塑料需要经过原油开采、提炼、聚合等复杂且高能耗的过程,而再生塑料只需对回收的塑料进行清洗、破碎、熔融等加工处理。相关研究表明,再生塑料的生产能耗比原生塑料低50%以上,这意味着在生产环节就能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PCR认证的再生改性塑料,其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监控,确保采用节能、环保的工艺,进一步强化了能耗降低和碳排放减少的效果。
再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碳减排闭环。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不仅关注再生塑料的生产,还强调塑料的回收、分类和再利用整个流程。这一认证体系的推行,激励了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中,提高了塑料的回收率。当塑料废弃物能够被高效回收并转化为合格的再生塑料时,就形成了“生产-消费-回收-再生-再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减少了塑料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而填埋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焚烧则会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从而从多个环节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碳减排的闭环管理。
此外,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也推动了碳减排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为了响应环保政策、提升品牌形象,开始优先选择使用经过PCR认证的再生改性塑料作为原材料。这不仅增加了再生塑料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再生塑料产业的发展,还促使整个塑料制品供应链向低碳方向转型。供应商为了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会加大在再生塑料研发、生产和认证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再生塑料的质量和性能,降低其碳足迹。
到目前为止,全球气候目标正在推动可持续碳循环的理想政策目标。然而,如前所述,任何引入可再生原料的努力也必须仔细考虑并尽量减少其他环境权衡。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因为增加生物质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使用可能导致生态负担从气候变化转移到其他地球系统过程。另一方面,石油化工行业也有其他负面环境影响,包括颗粒污染、生态系统威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以及含硫和含氮的污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