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塑料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正面临着来自政策监管、市场需求与环境责任的多重压力。原生塑料生产依赖化石原料,从原油开采、炼化到树脂合成,全链条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而塑料回收体系的不规范,又导致大量废旧塑料流入环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通过降解过程释放额外温室气体。
EN15343认证正在重塑塑料产业链的碳排放管理逻辑,推动上下游形成“降碳协同效应”。对于上游回收企业而言,认证不仅是进入高端市场的“敲门砖”,更倒逼其进行生产工艺升级以降低碳排放。例如,传统回收造粒过程中,加热设备能耗高、废气处理不彻底是主要碳排来源,而企业为满足EN15343认证对碳足迹的严格要求,会主动引入生物质燃料加热、废气余热回收等技术,使单吨回收料生产的碳排放量再降低15%-20%。对于中游塑料制品加工企业,使用经EN15343认证的回收料,可快速实现产品碳足迹的优化,从而满足下游品牌商的“低碳采购清单”。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治理与碳排放管控的要求不断升级,EN15343认证将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塑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项”。它不仅为塑料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碳减排方法论,更在推动行业从“资源消耗型”向“循环低碳型”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各国减碳政策越来越严(比如欧盟的“碳边境税”、中国的“双碳”考核),以及消费者更认“低碳产品”,EN15343认证迟早会从“加分项”变成“必选项”。
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买的一瓶洗衣液,包装上会明确写着“使用EN15343认证回收料,较原生塑料减碳65%”——就像现在看“营养成分表”一样自然。而塑料行业也会在这张“碳身份证”的推动下,从“高碳耗”真正转向“循环低碳”的新模式。